石门:多管齐下治“未病” 让监督执纪更有效
近年来,石门县纪委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新方式,通过日常谈心谈话、构筑四道防线、运用科技监督、强化事项报备等方式,抓防范、治未病,监督执纪收到了较好成效。
常敲警钟,多用谈心谈话这个“传家宝”
认真贯彻落实“两个责任”谈话制度,灵活运用例行谈心谈话、提醒谈话、约谈、任前廉政谈话、“两同时”谈话等五种谈话方式,除了要求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对象开展“两同时”谈话外,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大节假日前夕,下发专门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节前开展好谈话提醒,通过谈话抓好日常监督管理。今年1至7月,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开展谈心谈话72983人次,其中“两同时”谈话71929人次、提醒谈话345人次、约谈72人次。为确保谈心谈话工作落实落细,每季度随机调阅一批单位班子成员谈话记录本进行查阅,倒逼履职尽责、责任落实。今年来先后2次调阅了18家单位共131名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谈话记录本,对每一名班子成员,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贯彻相关要求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并下发了谈心谈话专题通报2期。
层层布控,善用四道防线这个“安全阀”
为确保扶贫领域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按照“梯次推进、相互监督、发现问题、严肃问责”的制度设计,构筑了“三资”清理、项目排查、跟踪审计、精准解剖“四道防线”,严防扶贫资金被“拔毛”。第一道防线:各乡镇(街道)在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村级财务清查的基础上,组织乡镇财政所、经管站进行再清理、再清查。第二道防线:凡是涉及扶贫项目、资金的主管部门,开展本部门在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清理排查,实行分块各负其责。第三道防线:县审计局联合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对已拨付的扶贫资金进行全面跟踪审计。第四道防线:由县纪委牵头、县农经站配合,打破区域和界限进行异地交叉检查,重点针对群众反映村级账务问题突出、信访量大的村居,实行精准解剖。自去年以来,对4个乡镇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共向23家单位交办具体问题51个、问题线索6件,并对16个村居开展了“手术刀”式精准解剖,发现问题线索37条,诫勉谈话6人,免职1人,立案查处国家公职人员6人、村居干部25人,涉案金额251万余元。
靶向治疗,巧用科技监督这个“新武器”
针对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充分发挥省“互联网+监督”平台的科技监督优势,全面归集整理公示各类涉农惠农数据信息,利用科技手段精准扫描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发现贫困户有房有车,去世人员、企业法人、有房有车人员享受低保等各类问题线索673条,对存在精准识别不准、走访调查不深入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给予诫勉谈话处理50人、约谈提醒7人、立案审查1人,尤其是对群众举报反映的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工作人员套取低保资金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3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1名班子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对群众在平台上举报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受理、交办、处置,今年来共收到举报投诉72条,组织处理3人,立案审查4人。
跟踪监控,活用事项报备这个“老方法”
在对节假日公车使用、个人操办婚丧事宜等情况实行严格登记报备、建立台账的基础上,注重强化后续跟踪管理及处置,尤其是针对各类专项治理工作期间,领导干部报告的个人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借助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食药工质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掌握的信息,开展情况核查,对不按要求报告、不如实申报的进行严肃问责。今年来,受理公车使用报备43起、个人重大事项报告61起,抽查核实事项报备情况20余次,特别是对11名国家公职人员未如实申报个人参与入股经营活动有关情况且未按要求办理清退手续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10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1人受到诫勉谈话。(石门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