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的常德道台
明清时期,在省、府、县之外,另设有管辖几府的省辖派出机构——道,主事官称为“道员”,民间尊称为“道台”。清代湖南省设四道,分别是岳常澧道、长宝道、辰沅永靖道、衡永郴桂道。岳常澧道,治所在澧州(今湖南澧县),领岳州府(辖巴陵(今岳阳市区、岳阳县)、临湘、平江、华容四县);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澧州直隶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今临澧县)、永定五县);南洲厅(治今南县,大部分区域属原华容县),共辖二府、一直隶州、一直隶厅,共十四州县。岳常澧道道员是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领导干部。《清同治直隶澧州志》就记录了一批清正廉洁的道台大人。
谨慎守志郭道台
郭朝祚,字恬庵,汉军镶红旗人。他的远祖是汾阳王郭子仪后裔,父亲郭世隆先是接替于成龙任直隶巡抚,后擢升闽浙总督,又调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官至刑部尚书。这样的家世,郭朝祚完全可以过着话本子里写的“骄奢淫逸”的生活,然而并没有。他刻苦进学,举为岁贡,初任松江府同知,时值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经过松江府,赏给郭朝祚御书“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对联。后升汉阳知府,雍正五年(1727)任分守岳常道,次年冬十月升任湖南按察使司按察使,成为正三品的司臬大员。在岳常道任内虽仅一年多,但郭道台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志载其“清苦异常”,到什么程度呢?家里吃着只粗粗去掉谷壳、没有加工过的糙米饭,且这种简陋的饭食还三餐不能继。他的俸禄都拿来办学、修路、筑堤、为老百姓办实事了。家贫如此,下属给他送东西,他看都不看,直接拒绝。而且,郭朝祚本人擅长书画,尤其是书法作品世人争抢,他完全可以送人书画获得润笔费。但是,市面上却很少有郭的作品流出,因为郭道台不轻易给人赠墨宝,很谨慎守志。他这种清廉慎审的为官为人之道,人们称颂不衰。
以身作则彭道台
彭理,满洲正蓝旗人。在湖北做官的时候,名声就传到澧州了,很快升任岳常澧道。彭理就任后,对下属要求格外严厉,要求官吏率先垂范、谨守纪律规范,还制定了一些行为准则。他要求衙署官役必须衣冠整洁,形象正派,每次看到有衣冠不整或是拖拉着鞋走路的人,都会严加指责。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澧州任职数年,没有携带家眷,从不出入娱乐场所,甚至连在家里宴请、唱戏这种多数平民都会做的休闲活动都没有过。彭理一心为国,公而忘身,当时西南有战事,他立即上书请愿从军去,放弃现有的官职和安逸生活。任期结束回家,彭道台也只有两三个老仆随从,带着寥寥行李返京。
肃贪肃庸梁道台
梁敦书,字冲泉,浙江钱塘人,由贵州思南知府升岳常澧道,为人正直、为官干练。刚刚履职澧州,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澧州衙门那些迫害压榨百姓的吏役绳之以法。这时,周围的官吏乡绅们纷纷劝梁道台不要得罪这些在本地根深蒂固牵连甚广的小吏,但是梁敦书坚持大刀阔斧肃贪肃庸,澧州官场焕然一新。志书上记载,梁敦书在道台任上五年,都是穿的从家里带来的旧衣服,没有再置办一件新衣。虽然不舍得置新衣裳,捐资助学却非常积极。离任前,梁道台看到澧州没有书院,就把自己的二百两养廉银捐出来存在典当行里,将利息拿出来助学。后来澧阳书院的建立,这笔钱发挥了很大作用。
厉行节约臧道台
臧荣青,字理谷,浙江长兴进士,乾隆年间任职岳常澧道。他为人十分朴素,并且一直奉行节俭,自律甚严,如果不清楚他的身份,一眼看过去,会把他误认为是大街上家境贫寒的老秀才。臧道台自己厉行节约,从不铺张浪费,对道台衙门上下也严格要求。从前,道台官署的一切办公、生活物资从店铺里拿了之后都只给半价,臧荣青到任后,立即禁止,革除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要求必须按实价公平买卖。因为进士出身,臧荣青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发动当地官绅捐款修建书院。澧阳书院就是在他手上建成的。
崇文尚简韩道台
韩崶,字桂舲,江苏元和拔贡。嘉庆六年(1801)任岳常澧道。他为人宅厚、处事练达、清正廉明,在百姓尤其是文人中间名声很好。韩崶严禁奢侈之风,治下严格,崇尚简要,尤其是对一切行贿受贿的行为严厉打击。虽然位居高官,韩道台依旧治官治学,崇文尚简,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