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
没有想到我会看见这一幕。
厨房里,母亲半蹲着身子,将洒落在地板上的米一粒粒拾起来。母亲是打算去淘米的,可能是不小心给洒出来了。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从来不急躁的。
“一不小心就洒出来了,”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头也不抬,继续拾着米粒,“就一会儿,马上就有晚饭吃了。”
“妈,我不饿,这些米都脏了,就别要了吧!”我站立在厨房门口,有些不知所措。母亲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慌忙说道:“不脏!不脏!这些米洗干净就好了。把这些米熬成粥,再放一些萝卜、红薯,可香着呢,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兄妹争着要吃这个——”
“妈,现在不是四十年前,我们也不是生活在农村了。”二十多岁的我打断道。
母亲愣住了,沉默了好一会儿,眼睛里的亮光渐渐暗下去,她垂下头去,是那种被打败了的神情。
对话出现了一段故意的空白,很快,我意识到我说错话了。因为,四十年前,母亲还是孩子的时候,外祖母每天给孩子们做的饭就只有红薯和粥。可是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那个孩子长大了,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住进了城市里,生活衣食无忧。
“那时候,我们都吃不饱,粮食根本不够,所以只能上地里挖红薯。”短暂的沉默后,母亲先开口了,“夏天收稻子,无论年龄大小,孩子们都要去地里帮忙。三伏天的时候,五六岁大的孩子,在田埂上差点晒中暑。”
母亲轻轻叹了口气,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后来啊,你出生的时候生活条件好多了,吃穿不愁了,但中国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该节俭的还是要节俭。”
我心里自然明白,母亲的童年和我的童年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年前回外祖母家探亲,我和母亲计划乘坐汽车去。那是一片山区,光滑的水泥路像丝带,缠绕在低矮的丘陵间,旁边,有稻花的香气。母亲指着窗外,兴奋得像个孩子,说:“沿着那条溪往下游走,就是你外祖父的田地,我在那里插过秧,收过稻子,哦!对了,在那座山坡上面还有个打谷场,我在那里晒过谷子……”
她的眼睛如孩子般清澈,我竟分不清那是一丝浅浅的晨光,还是童年时未被磨灭的纯洁余光。
“这些米粒都不脏的,你外祖母说,一粒米就是一滴汗,现在不比以前了,以前我们要是这么浪费,肯定会被你外祖母狠狠骂一顿!”母亲继续收拾米粒,偶然间抬头望着我,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神情严肃地说道:“孩子,你刚参加工作又是一名公务员,更加不能奢靡浪费,妈妈虽然没读什么书,不能教你什么大道理,但我希望你记住,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节俭的美德不能丢!”
我被惊住了——此刻,母亲就蹲坐在我的对面,眼睛里依旧闪现着清晰的亮光,仿佛一切都没有变过。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父母儿时渴望的一顿白米饭,到我们儿时的衣食无忧,幸福已然来临,勤俭节约的美德却不曾走远。
“妈,我帮你!”我蹲下身子,接过母亲手里的米粒,“今晚我们煮粥吧,再放点你晒好的红薯干。”
母亲望着我,笑了。
橘黄色的夕阳从窗外漫进来,照在母亲慈祥的笑脸上,也照进了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