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欢迎来到 临澧县纪检监察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翁运标善治武陵

来源:清廉常德网 发布时间:2021-05-12 10:30:42 浏览次数: 【字体:

“万山尽孝留贤德;六桂联芳传盛名。”这是一首赞颂翁姓族人的对联。上联典故指清代进士翁运标,因父赴粤失踪,他走遍万山中,得父骨归葬,以孝廉闻名。为什么拿到我们常德来说呢,因为这位大孝子翁运标曾任武陵知县,《清史稿》有传,称其孝行卓绝。

万山尽孝

中国传统思想,人老了要落叶归根,死后要入土为安。回乡,是远行人生前死后共同的愿望。清康熙年间,浙江余姚有位秀才翁瀛因事赴粤,船行至湖南永州祁阳县之新塘,某天晚上,翁瀛突然失踪了。这一年,翁瀛的大儿子运槐8岁、小儿子运标3岁。寡母邬氏抱着小运标问:“他日,你能把父亲找回来吗?”小儿点头。二十年后,翁运标22岁,带着一个仆人去楚地寻父。在去广西的路上途经四川,那仆人突然变脸,持刀向他扑来。运标一闪身,仆人坠崖而亡。运标只能一个人扛着行李,一路乞讨回来,备尝艰苦,仍无所获。雍正元年(1723),运标考中进士后,与兄长商议再寻父。两年间,两人在江西、湖南和广西一带四处寻访,甚至走到了庐山和南昌间的荒凉之地,在狼嚎虎啸的山林中颠簸,每次碰到寺庙,都要停下来拜祭、问询,两兄弟面容黝黑、形销骨立,依旧没有消息。后来他们做了一条船,樯上题写“浙东余姚翁某兄弟寻父之舟”,沿河寻访。偶遇一郑姓老人,提及三十年前其弟曾在芦苇丛中见一尸体并埋葬,并留下逝者的钥匙和钥匙袋。翁运标与大哥连忙赶去,核对后确认是父亲的尸骨。  

他们向官府请求把父亲的尸骨迁葬回乡。没想到岛上的居民说:“这原来是个荒岛,现在发展成村庄,都是因为这座墓的保佑。我们会象祭祀神灵一样祭祀你们的父亲,请不要把墓迁走。”两兄弟同意了。后来,翁运标做了官。他悉心照料兄长家人,并在靠近父亲坟墓的地方建“永思祠”,请当地人和郑老的后代照看。祁阳县令觉罗卓尔布得知,还让人立碑,亲自写了一篇《启钥庭记》。

善断诉讼

翁运标幼年丧父,由兄长运槐抚养成人,他对家人家族的感情非常深厚。为官后,翁运标在主理政务时,强调律法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入情入理,甚至以情感人,在古代以宗法家族为主的社会环境中,较好地维系了家族成员的团结、合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乾隆八年(1743),翁运标任武陵知县。《清嘉庆常德府志》将其纳入《政略》,记述了翁知县善于断案,解决民间纠纷的事迹。

兄弟争产。兄弟俩争夺田产,翁知县亲自到争夺的田产处进行勘察。他坐在田间地头,忽然独自掩面而泣,争闹的两兄弟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兄弟二人当初相依为命,从不分离。如今我来武陵任职,不能常常见到兄长了。今日看到你们,不由得想起我的兄长,所以悲从中来。”打官司的兄弟俩备受感动,于是各自谦让。最后,翁运标把田产平均分给兄弟俩。

还有另一件兄弟争产案件,兄长是个养子,父逝后分家产,兄长分得一块贫瘠的土地,还被勒令搬出去另住。兄长愤愤不平,向县衙告状,状纸中有“亡父嗜酒如命,因此病发身死”等语,翁知县认为这些语句涉及公开亲人过错,属于不孝行为,对其施用笞刑。但翁知县秉公处理,裁令弟弟让出一块肥沃的田地给兄长。

子疑父盗。有个儿子怀疑父亲偷走了他的金子,官府追查时,就将父亲下狱。翁运标反复询问,思索,好长时间没有定罪。有人觉得奇怪,翁运标说:“我不是不治他的罪,只是仅靠他儿子的指证,似乎证据不足;倘若他父亲是被冤枉的,那么他们父子之情就断绝了。”经侦查,金子原来是被他人在夜间给偷走了,而儿子误认为是被其父拿走了。

两族争地。武陵县有康、邓两大家族,为争夺湖边的荒地数十年斗杀、诉讼不止。一天,翁运标特意到地头,集两家人,再三晓之以理,无果。这时,天降暴雨,翁知县一直站在那里处理这个事情,两家人就劝知县避雨。运标说:“你们两家人为了一块地世世代代争戮,违法犯罪下狱都不顾。我又何必爱惜这个身体呢?”始终站在暴雨中。两家人感动,叩头听从知县的判决。翁运标就亲自为地块划定界线。两家人纷纷道谢,四周围观的百姓成千上万,欢呼声震天。

这几个案例,事情都不大,矛盾也不是非常激烈,但不好处理,包括判断是非、平息矛盾等多种类型。翁知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情意理法上双管齐下,高效处断,有效地维护了老百姓心中的正义与良知,维持基层社会秩序,做到安抚民心,最终赢得了民心,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  

为民理政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记录了湖南巡抚杨锡的一封奏章,里面写到:“武陵县知县翁运标,清洁持躬,实心爱民。……臣前任广西,即闻其孝名,今观其居官,实能本孝为治,故不事操切,而民服其教。……此等贤员,宜令久于其任,庶于地方有济。”杨巡抚的意思很明确,他肯定了翁运标的人品和政绩,但是建议朝廷,这样的好官,不要骤然提升、调转,应该让他在当地稍微多待两年,更有利于地方治理。翁知县在武陵任职足足五年,知民情,晓民风,理民事,境内大情小事熟稔,民心所向,物丰民安。

当时武陵人口口相传,知县大老爷为民办实事,主要有三大惠及子孙的大事。一是武陵县东长乐村(今武陵区下南门附近)沿江都是长堤,年久塌落,为武陵之患。二是县内德山石塔,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塔身已经剥落,面目全非。三是县内没有书院,学者们讲学,每每借寺观铺草席为讲堂。翁运标了解情况,知道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信仰、教育,件件都是大事,耽误不得。于是集合境内的富人,商议修复长堤、石塔,创办学院,向他们募捐金钱。没几个月,这三项迁延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大事,在翁运标手中陆续完成。为此,武陵人把长堤称为“翁公堤”,塔为“翁公塔”,书院为“翁公书院”。

甲子年(1744)大旱,半年无雨。翁知县亲自在烈日下跪求,晒得漆黑面无人色,膝盖破伤。接连七日,终于大雨至。武陵人绘《龙门祈雨图》,以诗歌传颂其事迹。

后来,前文提到的杨锡巡抚,推荐翁运标任道州知州,将其从七品知县直接擢升为从五品知州。翁运标离开武陵之日,从县衙到江边登舟,路上送行的百姓把巷子都挤满了,有人牵着他的衣摆泣不成声,有人抱着他的脚踝恸哭不已,依恋不舍。这是老百姓对一个“好官”最诚挚的感情流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