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我爸”式证明当休矣
为了继承已故父亲的7万余元存款,广东惠州陈先生在公证处、派出所、居委会之间来回跑了7次,历时7个多月,依然没能证明“我爸是我爸”。直到近日国务院督查组介入,当地政府召集相关单位予以整改,帮助当事人办理相关手续,问题才得到解决。(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银行声称对存款继承有规章制度,公证处要求有亲属关系证明来支撑,公安部门和居委会则认为该证明国家早已明令取消。表面看,各个部门都有理由据、依归依纪、“理由充足”,结果却是群众的合理诉求被相互“踢皮球”、迟迟得不到解决,本应便民利民的规章政策,反而成为了群众办事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其实“循环证明”“奇葩证明”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的重视。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痛斥了证明“我妈是我妈”这类现象;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清理“奇葩证明”。然而时至今日,“我爸是我爸”式证明依然屡见不鲜,不仅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沉重打击,更是完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循环证明”为何屡禁不止?寻根究底还是官僚主义思想在作祟。诚然,为了保障群众的信息、财产安全,防止冒名顶替,证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为何每次媒体、督察部门一介入,“循环证明”就不再“循环”,纷纷迎刃而解?这说明其中有些证明并非真的必要,而是懒政思维和官僚主义思想给群众办事平添的障碍。一方面“懒得想”,对为民服务的宗旨,制度的设计没有深入的思考,对“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理解不深不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懒得办”,宁肯群众多跑腿,不愿自己多动手,缺乏办事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凡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多一点主动担当,多一分换位思考,都不至于陷入“循环证明”的怪圈。
因此,要让证明“我爸是我爸”式的闹剧最终落下帷幕,一要通过思想教育,让干部“想得通透”,充分理解为民服务的宗旨,便民政策的含义,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二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让干部“办得彻底”,紧盯工作中的作风问题,把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也要敢于当“黑脸包公”,善抓典型问题,通过严厉问责,让更多干部得到警醒,促进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当然,政府各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协作,乘上科技创新之风,使大数据、电子身份证、电子户口本等得到充分利用,打通“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将“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落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为“循环证明”画上休止符,还需从源头着手,让思想出力、监督发力、科技助力,根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使“为人民服务”深入到脑海中,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