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欢迎来到 临澧县纪检监察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纪检动态>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警惕工作重留痕发展成常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18 09:2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不搞花拳绣腿,不要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对“痕迹管理”开了药方。

 痕迹主义也即变形的“形式主义”,近年来,痕迹主义在基层屡见不鲜,一些地区的基层干部手机上无数个工作群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大量信息和工作任务,每天填表交表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各种表格的重复填写工作,面对繁重工作的同时,这种留痕主义也让人疲惫不堪,叫苦不迭,一些单位每次开会都会拍下会议主题及会场情景,以应付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检查,一些基层干部每天文山会海、上级督查检查应接不暇,每次检查都面临着重造大量的表格和材料,既费时间又费神。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运用痕迹管理开展工作过程中,把好经念歪了。

 说起“过度留痕”,不少基层干部都是一肚子苦水:有些地区的基层干部每次去贫困户家里走访,必须在手机上点击签到,跟贫困户合影上传,再让贫困户、小组长、帮扶干部一一签字,在贫困户不配合的时候还要把这种变形的“形式主义”口干舌燥地进行一番解释,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却变成了扰民,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毫无意义,;每开一次会议,要根据不同的分管工作,打印座位牌,调整座次,更换会标,只为给不同的考核工作留下痕迹资料…“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形形色色的“过度留痕”乱象,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了真正的群众工作。

 “过度留痕”现象为何蔓延?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有的党员干部奉行只唯上不唯实的政绩观、权力观,唯“领导重视”而行事,将群众利益诉求抛在一边;有的党员干部怕担风险,不切实际地要求所有工作环节都有痕印证、有迹可查;有的单位在运用考核“指挥棒”时没有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有把干部从“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实实在在干事创业,切切实实担当作为,才能真正把服务群众的“痕迹”留在群众的心上。(临澧县纪委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