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改非小事 把关须从严
近年来,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申报使用方面,各地出现多起违纪违规问题,许多从事危改工作的干部因此被立案审查。农村危改项目违规违纪问题在客观方面上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弄虚作假,伪造虚假资料申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直接套取资金后或用于弥补村级财务不足,或直接落入个人腰包;二是优亲厚友,在亲朋好友的危改申报资料审核把关上放松尺度,帮助亲友解决建房资金问题。脱贫攻坚无小事,农村危改工作违纪现象的屡次出现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这一惠民政策必须坚持阳光透明。按照规定做好危房改造农户信息公示,特别是在村级层面,除按要求在村务公开栏上公示外,还可以利用“村村响”广播进行公示。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程序必须扎实进行,要邀请熟悉申报流程和农户情况的村民代表参加评议,绝对不能搞形式走过场,通过阳光透明地落实这些规定程序来确保危改对象确定不出错误。
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这一惠民政策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一方面严格落实危改项目的面积标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因申请农户的家庭人数、改造方式等不同,按规定其建设面积有不同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另一方面严格落实资金补助标准,根据申请农户家庭贫困程度和改造方式实行差异化补助,既不能搞平均分配,也不能使补助金额超过改造成本。
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这一惠民政策必须把好验收关口。在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实地现场验收,切忌“闭门造车”;必须仔细量算面积,查看是否超标;必须核算工程造价,防止补助金额超过建设成本;对拆旧建新的农户,还须勘查旧房拆除复垦(耕)完成情况。
“吃透”政策精神,扎实做好农村危改申报、审批、监管、验收每个环节的工作,对从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干部来说,既是公正公平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危改惠民政策的需要,也是保护自身的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临澧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