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纪检干部应有“吹毛求疵”的精神
近来,学习十九大精神引发热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片段)
基层作为党的执政根基,犹如大树之根,新时代基层纪检人要有“吹毛求疵”的精神,要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正气满乾坤”的政治素养,维护基层的风清气正,大树才会根深叶茂,党的执政根基才会牢固,才会风吹雷打不动。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吹毛求疵”。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引。作为新时代的基层纪检人,要发扬“学懂弄通做实”的精神,吹响新时代基层反腐的号角,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要时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学习十九大精神既要全面,又要深入,也即是全方位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留一点“死角”,对于十九大精神的点点滴滴精华又要学精学透,发扬不懂就要问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基层纪检人肩负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任、各项惠农资金能否落实农民手中、脱贫攻坚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等,这些都与基层纪检人监督执纪作用的发挥息息相关,因此基层纪检人对十九大从严治党精神的学习既要“广”于别人,又要“深”于别人。
学习纪检监察专业知识要“吹毛求疵”。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对于一名基层纪检人来说,是开展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学习专业知识要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只有打牢干事情的基础,才会有创业的激情和良好的业绩。基层纪检人无论是办案,还是履行监督执纪的作用,还是和违纪者展开斗智斗勇,扎实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清晰的办案逻辑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要用渊博的知识和智慧打败敌人。现在有些纪检监察干部理论知识不扎实,以致于办案时面对老奸巨猾的违纪者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基层纪检人既要加强纪检监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开展对扶贫、财务等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要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以便于顺利开展工作,也即是纪检监察专业知识要“学活”“学透”“学精”,可以灵活运用到其他各项工作中去。
查处基层干部违纪、腐败的决心要“吹毛求疵”。基层纪检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保护伞”,当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侵犯时,基层纪检人要发挥其监督执纪的作用,要敢于向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亮剑”,要有发现问题立马处理问题的速度,要有发现问题解决好问题的决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你、信任你。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腐败现象,基层纪检人切不可为了不得罪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开展工作。事实上无论大小事,只要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如果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腐败,损害党和政府基层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基层纪检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基层腐败要敢于“动刀子”“使棍子”,用实际行动,彰显反腐倡廉的决心与勇气。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吹毛求疵”。俗话说得好,“天大地大老百姓最大”,基层纪检人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一言一行要彰显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现在某些基层党员干部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挂在嘴边,侃侃而谈,但是就是不付诸于行动,心口不一。基层纪检人要发挥其执纪监督的职能,基层办案要言行一致,多为民办事实、办真事、真办事。基层纪检人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要严于一般党员干部,既要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即是服务群众、监督干部。俗话说,干部与群众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是鱼与水的关系,水清则鱼活。同样的道理,基层纪检人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可以确保干部与群众的鱼水之情长长久久。
新时代的基层纪检人,应有“吹毛求疵”的精神,要满怀激情的去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求真务实的学习纪检监察专业知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查处基层干部违纪、腐败现象,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才是顺应新时代、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基层纪检人。(安乡县三岔河镇纪委 刘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