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树立良好家风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原组长、财政部原党组成员莫建成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摘自中纪委网站)
在通报中有一条信息引人注目“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俨然,莫建成作为一名纪检工作人员知纪犯纪,违反廉洁纪律,作为父亲不能树立良好的家风,帮其子大肆违规敛财,父不正,子随从,这都是没有树立家风的体现。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就如同阳光雨露,呵护并滋养着成长中的幼苗一般,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道德品行的培养、能力素质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从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十条家规”,到湖北老领导沈因洛对家人的“一寸不让”;从焦裕禄“不能搞特殊”的焦氏家风,到杨善洲对家人的“苛刻”教育,他们留下了动人的家风故事,也铺垫了“中国家风”的鲜明底色。
普通家庭家风不正、管教不严,子女很容易招惹祸端;而领导干部家庭,如果家风崩毁,则不仅祸害家族,而且还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如若家风不良,其妻子儿女多是贪欲丛生、借权生财或借势欺人、违法乱纪,现实中常有“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 “一人当官全家涉腐”,最终下场只能是“一人落马牵出全家”。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不良家风成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重要原因,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怒和反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无形中唤起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质问和反思:党员干部该如何树立良好家风?
执起“手电筒”,照亮身边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考研,始终保持共产党任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用自己的清正廉明去照亮身边人。只有如此,才能清廉传家,以好的作风涵养好家风。倘若领导干部公私不分,心存杂念,凡事不管对错只轮亲疏,只想着“封妻荫子”“近亲繁殖”,任由“公权”被亲情绑架,只会自食恶果。
拿起“整容刀”,剔除身边人的“毒疮”。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人,及时纠正制止他们的不当言行,督促他们正确待权、谨慎交友,不搞特殊,不搞与众不同,确保“后院不起火”、“出不了家丑”。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一旦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严肃处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身体力行,涵养好家风,传承好家风,以好家风带动党风民风向善向上,促进作风建设蓬勃发展。